一、李世源《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》 課程背景
據《中國青年報》載,全球知名調查公司蓋洛普咨詢公司發布2016年對全球雇員對工作投入程度的調查,結果顯示:全球敬業員工比例為13%,中國敬業員工只有6%。處于全球墊底水平。
過去,企業界一直研究職業倦怠、工作枯竭和“職業高原”、“天花板效應”,越研究問題越嚴重。是不是思維導向出了問題?
我們以前習慣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說教,較少思考這些“問題”背后隱藏的復雜人性、個體思維模式及動機情感偏好。
職業倦怠的概念1974年由美國心理學界提出。44年了,今天,企業界、學術界更傾向于“工作投入”這一概念,其關鍵詞是:活力、專注、貢獻。
工作投入,也叫工作卷入、敬業度。屬于組織行為學、人力資源和積極心理學研究開發領域。它比“職業倦怠”“工作枯竭”的切入口更積極、更正向、層次更高,也更能被員工接納,又遠高于一般意義上的心態激勵課。它有心理科學研究最新成果的支撐,有心理測評與對比增長數據,屬于長效心理機制塑造。
二、李世源《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》 師資介紹
李世源老師:大情商開發與壓力管理專家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管理心理學在職博士、清華大學積極心理學研究生、北京大學經管學院特聘教授、曾任香港深圳三家媒體記者,深圳電視臺《第一調解》節目心理評論員,深圳市婦聯、關愛辦員工心理健康輔導師,國家注冊二級心理咨詢師。著作《別扛著:做自己的減壓教練》[2015年人民郵電出版社,目前發行第六版]。
為政府機關、高??偛冒?、央企國企、金融/電信/電力/煙草/郵政/稅務等系統、國內上市公司(100強企業)……230多家授課超過1430天。課程大多以兩期以上的返聘為主,返課率達91%以上。
三、李世源《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》 課程大綱
第一講:為什么要倡導工作投入?
一、為什么有人一工作就痛苦?
1. 社會學解釋
2. 心理學解釋
3. 人性人欲解釋
二、為什么有人會淪為“橡皮人?
三、七大倦因深度分析
1. 人格型態
2. 適應與匹配
3. 負荷與報酬
4. 價值觀與個人發展
5. 體制與公平性
6. 年限與沉沒成本
7. 日久生情與日久生厭
四、工作投入對個人和組織的五大利好
測試:《您的工作投入水平如何?》
第二講:工作持續投入,個人能做什么?
一、行動建議:價值認同+賦予意義
1. 物質獲取
2. 精神升華
3. 暢想未來
案例:《稻盛和夫的勞動觀》
小活動:《犒賞自己》
二、行動建議:挑戰目標+突破閾值
1. 不要迷信“激情”這種東西
2. 激情需要時間的磨礪
3. 激情是精通的副產品
落地清單:跨越型和保守型
三、行動建議:專注聚焦+高峰體驗
1. 不靠譜的雞湯和阿Q
2.“福流”的四個條件
3. 怎樣才能獲得澎湃的福流?
4. 工匠精神與工匠能力缺一不可
5. 哪些情況下不建議踐行工匠精神?
視頻:《door》
落地工具:《任務獵殺日》
四、行動建議:悅納自我+平衡家庭
1. 平衡的突破點是統籌
2. 如何做到家庭—工作不失衡?
測試:《工作—家庭平衡量表》
小練習:《繪制家庭能量圖》
3. 工作投入≠工作上癮
五、行動建議:資源支撐+團體慶賀
1. 工作積極反饋與自勵
2. 同事支持和上級支持
3. 如何優化“工作控制感”?
測試:《員工心理資源獲取途徑量表》
案例:《他從普工如何成為世界級專家的?》
第三講:工作持續投入,組織要做什么?
一、構建正能量文化場
1. 減低不良人際內耗
2. 工作流程優化創新
3. 覆蓋心理層面的制度
4. 內驅力激勵模式變革
落地清單:從一般性激勵走向深層次賦能
二、工作壓力與績效平衡干預模型
1. 完整性
2. 挑戰性
3. 遷移性
4. 豐富性
群策群力:《適度壓力與能力激發》
三、制定身心靈健康計劃(0EAP服務)
1. 針對員工本人
2. 針對直系親屬
3. 針對同級關系
4. 針對組織促進
第四講:蛻變力量:個體自我成長永無止境
一、突破妨礙成長的局限性信念
1. 獲得工作內在動機的“金三角框架”
2. 工具應用:換框練習
3. 回到工作中如何繼續實踐/驗證“換框技術”?
二、個體成長發展中的“心理復原力”訓練
1. 心理復原力是超越工作投入的更高法門
方法1:心理動力性訓練
方法2:意義化
方法3:適度的磨練
方法4:獲得人生轉折的機會
方法5:家庭的溫暖和社會支持系統
2. 工作成就與“冰山幻想”練習
視頻:《我愛教練》
心理實驗:《做一個復雜認知信念的人》
3. 工作就是一場修行,精進與隨緣并舉
四、李世源《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》 課程收獲
● 深度分析職業倦怠形成的主客觀原因,辯證認知、逐步剔除,以提示管理者及時作出調整和應變,以適應企業急劇變革與管理需求。
● 落實五套可操作行動方案,逐一深入,環扣升級,預防克服職業倦怠。減少無效能抱怨,更加投入和專注當下工作,對自己負責,對客戶用心,對組織忠誠,自我平衡感和自我悅納感更高,以保持個人與組織良性發展循環。
● 運用一個框架、一套技術、五個方法,重塑自我心智,激發蛻變力量,面對壓力和挑戰,提升自我復原力,積極踐行“工匠思維、工匠精神、工匠能力”,最終對績效和結果負責,煥發自身生命存在的新意義。
五、李世源《工作投入的心理奧秘》 課程特色
職業瓶頸六大痛點:
1. 出工不出力,上班刷手機;看著人也在,心在千里外。
2. 干得不累活得累,假性疲勞。
3. 放電,不充電,干電池狀態。
4. 只發脾氣,不長志氣,排氣量超標。
5. 油耗大,效能低,輪胎打滑。
6. 沒有神經,沒有痛感,沒有所謂,橡皮人現象......
課程時間:1天,6小時/天(內訓/公開課)
課程人數:80人——100人最佳
課程對象:央企、國企、政府單位、私企中基層管理者
課程風格:科學、有趣、實用。
課程工具:《蓋洛普工作投入測試》、《員工資源擁有狀況自我評估》等。
課程方式:感性講授+思想提煉+量表測試+落地工具練習+心理視頻+職場案例+分享點評等。